KDTree#

class sklearn.neighbors.KDTree#

用于快速解决广义 N 点问题的 KD 树

更多信息请参考 用户指南.

参数:
Xarray-like of shape (n_samples, n_features)

n_samples 是数据集中的点数,n_features 是参数空间的维度。注意:如果 X 是一个 C 连续的双精度数组,则不会复制数据。否则,将进行内部复制。

leaf_size正整数,默认值=40

切换到暴力搜索的点数。更改 leaf_size 不会影响查询结果,但会显著影响查询速度和存储构建树所需的内存。存储树所需的内存量大约按 n_samples / leaf_size 的比例缩放。对于指定的 leaf_size,保证叶子节点满足 leaf_size <= n_points <= 2 * leaf_size,除非 n_samples < leaf_size

metricstr 或 DistanceMetric64 对象,默认值='minkowski'

用于距离计算的度量。默认为“minkowski”,当 p = 2 时,结果为标准欧几里得距离。KDTree 的有效度量列表由属性 valid_metrics 给出。有关任何距离度量的更多信息,请参见 scipy.spatial.distance 的文档和 distance_metrics 中列出的度量。

其他关键字将传递给距离度量类。
注意:metric 参数中的可调用函数**不支持** KDTree
和 Ball Tree。函数调用开销将导致性能非常差。
属性:
data内存视图

训练数据

valid_metrics:str 列表

有效的距离度量列表。

示例

查询 k 近邻

>>> import numpy as np
>>> from sklearn.neighbors import KDTree
>>> rng = np.random.RandomState(0)
>>> X = rng.random_sample((10, 3))  # 10 points in 3 dimensions
>>> tree = KDTree(X, leaf_size=2)              
>>> dist, ind = tree.query(X[:1], k=3)                
>>> print(ind)  # indices of 3 closest neighbors
[0 3 1]
>>> print(dist)  # distances to 3 closest neighbors
[ 0.          0.19662693  0.29473397]

pickle 和 unpickle 一棵树。请注意,树的状态保存在 pickle 操作中:在 unpickling 时不需要重建树。

>>> import numpy as np
>>> import pickle
>>> rng = np.random.RandomState(0)
>>> X = rng.random_sample((10, 3))  # 10 points in 3 dimensions
>>> tree = KDTree(X, leaf_size=2)        
>>> s = pickle.dumps(tree)                     
>>> tree_copy = pickle.loads(s)                
>>> dist, ind = tree_copy.query(X[:1], k=3)     
>>> print(ind)  # indices of 3 closest neighbors
[0 3 1]
>>> print(dist)  # distances to 3 closest neighbors
[ 0.          0.19662693  0.29473397]

查询给定半径内的邻居

>>> import numpy as np
>>> rng = np.random.RandomState(0)
>>> X = rng.random_sample((10, 3))  # 10 points in 3 dimensions
>>> tree = KDTree(X, leaf_size=2)     
>>> print(tree.query_radius(X[:1], r=0.3, count_only=True))
3
>>> ind = tree.query_radius(X[:1], r=0.3)  
>>> print(ind)  # indices of neighbors within distance 0.3
[3 0 1]

计算高斯核密度估计

>>> import numpy as np
>>> rng = np.random.RandomState(42)
>>> X = rng.random_sample((100, 3))
>>> tree = KDTree(X)                
>>> tree.kernel_density(X[:3], h=0.1, kernel='gaussian')
array([ 6.94114649,  7.83281226,  7.2071716 ])

计算两点自相关函数

>>> import numpy as np
>>> rng = np.random.RandomState(0)
>>> X = rng.random_sample((30, 3))
>>> r = np.linspace(0, 1, 5)
>>> tree = KDTree(X)                
>>> tree.two_point_correlation(X, r)
array([ 30,  62, 278, 580, 820])
get_arrays()#

获取数据和节点数组。

返回:
arrays:数组元组

用于存储树数据、索引、节点数据和节点边界的数组。

get_n_calls()#

获取调用次数。

返回:
n_calls:int

距离计算调用的次数

get_tree_stats()#

获取树的状态。

返回:
tree_stats:int 元组

(修剪次数,叶子数,分割次数)

kernel_density(X, h, kernel='gaussian', atol=0, rtol=1E-8, breadth_first=True, return_log=False)#

使用在树创建时指定的距离度量,使用给定的核计算点 X 处的核密度估计。

参数:
Xarray-like of shape (n_samples, n_features)

要查询的一组点。最后一维应与训练数据的维数匹配。

h浮点数

核的带宽

kernelstr,默认值=”gaussian”

指定要使用的核。选项包括 - ‘gaussian’ - ‘tophat’ - ‘epanechnikov’ - ‘exponential’ - ‘linear’ - ‘cosine’ 默认值为 kernel = ‘gaussian’

atol浮点数,默认值=0

指定结果所需的绝对容差。如果真实结果是 K_true,则返回的结果 K_ret 满足 abs(K_true - K_ret) < atol + rtol * K_ret 默认值为零(即机器精度)。

rtol浮点数,默认值=1e-8

指定结果所需的相对容差。如果真实结果是 K_true,则返回的结果 K_ret 满足 abs(K_true - K_ret) < atol + rtol * K_ret 默认值为 1e-8(即机器精度)。

breadth_first布尔值,默认值=False

如果为 True,则使用广度优先搜索。如果为 False(默认值),则使用深度优先搜索。对于紧凑的内核和/或高容差,广度优先搜索通常更快。

return_log布尔值,默认值=False

返回结果的对数。对于窄核,这可能比返回结果本身更准确。

返回:
density形状为 X.shape[:-1] 的 ndarray

(对数)密度评估的数组

query(X, k=1, return_distance=True, dualtree=False, breadth_first=False)#

查询树以获取 k 个最近邻

参数:
Xarray-like of shape (n_samples, n_features)

要查询的一组点

kint,默认值=1

要返回的最近邻数

return_distance布尔值,默认值=True

如果为 True,则返回距离和索引的元组 (d, i);如果为 False,则返回数组 i

dualtree布尔值,默认值=False

如果为 True,则对查询使用双树形式:为查询点构建一棵树,并使用这对树来有效地搜索该空间。随着点数的增加,这可以提高性能。

breadth_first布尔值,默认值=False

如果为 True,则以广度优先的方式查询节点。否则,以深度优先的方式查询节点。

sort_resultsbool, 默认值=True

如果为 True,则返回每个点的距离和索引将被排序,以便第一列包含最近的点。否则,邻居将以任意顺序返回。

返回:
i如果 return_distance == False
(d,i)如果 return_distance == True
d形状为 X.shape[:-1] + (k,) 的 ndarray,dtype=double

每个条目都给出对应点的邻居的距离列表。

i形状为 X.shape[:-1] + (k,) 的 ndarray,dtype=int

每个条目都给出对应点的邻居的索引列表。

query_radius(X, r, return_distance=False, count_only=False, sort_results=False)#

查询树中半径为 r 内的邻居

参数:
Xarray-like of shape (n_samples, n_features)

要查询的一组点

r返回邻居的距离范围

r 可以是单个值,也可以是形状为 x.shape[:-1] 的值数组,如果每个点需要不同的半径。

return_distancebool, 默认值=False

如果为 True,则返回每个点的邻居的距离;如果为 False,则只返回邻居。请注意,与 query() 方法不同,在此设置 return_distance=True 会增加计算时间。对于 return_distance=False,不需要显式计算所有距离。结果默认情况下未排序:请参见 sort_results 关键字。

count_onlybool, 默认值=False

如果为 True,则只返回距离 r 内的点数;如果为 False,则返回距离 r 内所有点的索引。如果 return_distance==True,则设置 count_only=True 将导致错误。

sort_resultsbool, 默认值=False

如果为 True,则在返回之前对距离和索引进行排序。如果为 False,则结果不会被排序。如果 return_distance == False,则设置 sort_results = True 将导致错误。

返回:
count如果 count_only == True
ind如果 count_only == False 且 return_distance == False
(ind, dist)如果 count_only == False 且 return_distance == True
count形状为 X.shape[:-1] 的 ndarray,dtype=int

每个条目都给出对应点距离 r 内的邻居数量。

ind形状为 X.shape[:-1] 的 ndarray,dtype=object

每个元素都是一个 numpy 整数数组,列出对应点的邻居索引。请注意,与 k-近邻查询的结果不同,返回的邻居默认情况下未按距离排序。

dist形状为 X.shape[:-1] 的 ndarray,dtype=object

每个元素都是一个 numpy 双精度数组,列出与 i 中索引对应的距离。

reset_n_calls()#

将调用次数重置为 0。

two_point_correlation(X, r, dualtree=False)#

计算二点关联函数

参数:
Xarray-like of shape (n_samples, n_features)

要查询的一组点。最后一维应与训练数据的维数匹配。

r类数组

一维距离数组

dualtree布尔值,默认值=False

如果为 True,则使用双树算法。否则,使用单树算法。对于大型 N,双树算法可以具有更好的缩放性。

返回:
countsndarray

counts[i] 包含距离小于或等于 r[i] 的点对数量